癌症疼痛治疗基本常识

时间:2016-12-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关于癌症的疼痛治疗

1、应该如何向医生描述疼痛?

首先应该向医生准确描述疼痛的部位:哪里感到疼痛?哪里疼痛最明显?是否伴随其他部位的疼痛?疼痛部位是否游移不定?其次要告诉医生疼痛发作的特点:是持续痛还是间歇痛?什么因素使疼痛加剧或缓解?一天中什么时间感到最痛?如果是间歇痛多长时间发作一次?最后要向医生描述患者感受的疼痛程度:是轻度、中度、重度还是严重痛?

特别要注意的是,对疼痛程度的诊断应该是依据患者所表述的感觉,而不是医生认为“应该是怎样的程度”。所以正确向医生描述患者的疼痛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治疗。

2、癌症患者感到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癌症患者感到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三大类:①癌症本身的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骨转移、肿瘤压迫神经或侵犯神经所致,其次是由于肿瘤生长过快或肿瘤过大导致患者感到某部位胀痛。②继发于肿瘤的相关因素:如肿瘤伴有感染、肿瘤导致肠道或其他管道系统梗阻、肿瘤破裂出血等。③诊治癌症过程中产生的疼痛:如手术、放疗、化疗、穿刺活检、骨髓穿刺、内镜检查等。

3、肝癌患者都会痛吗?

疼痛是中晚期肝癌最常出现的症状,约有超过50%的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疼痛,但并不是每位患者都会出现。肝癌患者的疼痛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肿瘤本身所引起的疼痛:肿瘤迅速增大使肝包膜张力增加,并可压迫周围脏器而引起钝痛,癌结节中心缺血、坏死可引起隐痛,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可出现剧烈的肝区痛,且进行性加重,伴上腹压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

肝外转移灶所导致的疼痛:发生骨转移可出现持续的骨骼疼痛,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可导致腹部或背部疼痛,转移到肺、腹膜等部位亦可引起相应的疼痛。

4、止痛药是痛了再吃还是按时吃?

有部分患者对止痛药的使用存在认识误区,他们认为,随着癌症的迸程疼痛会逐渐加剧,若疼痛一开始就使用止痛药,恐怕到疾病晚期没有其他止痛药可用,并且认为只有在疼痛时才需要服药,不痛时便可暂不服药,以为这样可以减少药物成瘾性。事实上,按时服用止痛药,可使药物在身体中形成稳定的血药浓度,应用镇痛药更安全有效,且所需的镇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如不按时吃药,药物在血液中不能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则可能导致患者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反而更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临床表现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并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5、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癌痛三阶梯止痛方案是什么?

为了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持续镇痛的效果,使癌痛患者夜间能够睡觉,白天休息、活动、工作时无痛,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三阶梯止痛方案,其具体分类如下:

第一阶梯:应用非阿片类药物止痛,加用或不加用辅助药物。

第二阶梯: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在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基础上加用弱阿片类药物和辅助药物。

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物与非阿片类镇痛药及辅助药物合用,直到患者获得完全镇痛。

如果疼痛仍然持续,应进行神经破坏或介入治疗等有创性治疗。尽量维持无创性给药途径,这种途径简单、方便、安全、费用低。

6、什么是非阿片类镇痛药?

非阿片类镇痛药是指止痛作用不是通过激动体内阿片受体而产生的镇痛药物。按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非留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且多数兼具消炎、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炎症、发热和疼痛。如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芬必得(布洛芬)、萘普生奇诺力(舒林酸)、西乐葆等。

(2)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痛觉传递而产生镇痛作用,如曲马多、氟吡汀。

7、什么是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为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激动或部分激动体内阿片受体,选择性减轻或缓解疼痛,对其他感觉无明显影响,并能保持清醒的一类止痛药物。镇痛作用强,还可消除因疼痛引起的情绪反应。阿片类镇痛药按药物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

(1)天然的阿片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

(2)半合成的衍生物,如双氢可待因。

(3)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哌替啶(即杜冷丁)、芬太尼族、美沙酮等

8、按三阶梯止痛方案常用的镇痛药都有哪些?

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服用的药物属于哪一个阶梯,按三阶梯止痛方案常用的镇痛药有:

第一阶梯:轻度镇痛药,以非留体类药物为主。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意施丁(消炎痛控释片)、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为主)、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为主)、必理通(对乙酰氨基酚)、散利痛(对乙酰氨基酰+咖啡因等)、芬必得(布洛芬)、扶他林(双氯芬酸钠)、凯扶兰(双氯芬酸钾)、奥湿克(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奇诺力(舒林酸)、莫比可(芙洛西康)、萘普生、西乐葆等。

第二阶梯:中度镇痛药,以弱阿片类药物为主。常用的有奇曼丁(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泰勒宁(氨酹羟考酮)、路盖克(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驗)、氨驗待因(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双克因(酒石酸二氢可待因控释片)、泰诺因(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强痛定针剂等。

第三阶梯:重度镇痛药,强阿片类药物。常用的有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吗啡片剂及针剂、盐酸哌替唆(杜冷丁)片剂及针剂等。

9、三阶梯镇痛方案的基原则是什么?

三阶梯镇痛方案的基本原则为:按阶梯给药,无创给药,按时给药,用药个体化,注意具体细节。

按阶梯给药:①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阶梯的药物,如果患者就诊时已经是重度疼痛,就应该直接使用重度镇痛药,无需从一阶梯开始。②在使用第一或第二阶梯药物时,其镇痛作用都有一个最高极限(天花板效应),因此,在正规使用第一、第二阶梯药物后,如果疼痛不能控制,不应再加量、换用、联用同一阶梯的镇痛药物,应选择更高阶梯的镇痛药物。③第三阶梯代表药物为吗啡,此阶梯药物没有“天花板效应”,如果常规剂量控制疼痛效果不佳可以逐渐增加吗啡剂量,直至完全控制疼痛为止。

无创给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口服、透皮贴剂等无创方式给药,这种用药方式简单、经济、方便、易于患者接受,并且不易产生成瘾性及药物依赖性。

按时给药:按规定时间间隔给药,不论患者当时是否有疼痛发作,而不是等到患者痛时才给药,这样可保证达到持续镇痛的效果。

用药个体化:不同的患者对麻醉性镇痛药的敏感度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差异度可能很大,同一个患者在癌症的不同病程阶段疼痛程度也在发生变化,所以阿片类药物没有标准用量,要时刻根据患者的疼痛缓解状况增、减用药剂量,凡是能够使疼痛控制的剂量就是正确的剂量。

注意具体细节:对服用镇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反应,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镇痛而发生最小的副作用。

10、什么是药物的耐药性?镇痛药也能产生耐药性吗?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或肿瘤细胞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微生物、寄生虫或肿瘤细胞的疗效降低或无效。镇痛药反复使用后也会产生耐药性,其结果导致镇痛作用下降,作用时间缩短,有些需要逐渐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其镇痛效果。

11、什么是药物的依赖性?镇痛药会产生依赖性吗?

药物的依赖性俗称药瘾或瘾癖,它分为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两种。

精神依赖又称心理依赖,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成瘾性,是指患者对某种药物的特别渴求,服用后在心理上有特殊的满足感。镇痛药物容易产生成瘾性,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主动觅药,目的不是为了镇痛,而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会导致药物的滥用。对精神依赖的过于担心是导致医生和患者未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的重要原因。大量国内、外临床实践表明阿片类药物用于癌症患者镇痛成瘾者极其罕见。

躯体依赖是指重复多次的给同一种药物,使其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理或生化方面的变化,致使对某种药物成瘾,也就是说需要某种药物持续存在于体内,否则药瘾大发产生戒断症状。阿片类药物成瘾表现为用药一段时间后,突然停用阿片类药物后出现的流涕、流泪、打哈欠、出汗、腹泻、失眠及焦虑、烦躁等一系列不舒服地戒断症状。戒断症状很容易通过逐渐减少用药剂量来避免。

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是阿片类药物的正常药理学现象,癌痛患者通常使用的是阿片类药物的控释或缓释剂型,极少发生精神(心理)依赖。癌痛患者如发生药物依赖性并不妨碍医生有效地使用此类药物。

12、长期用阿片类镇痛药会成瘾吗?

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恐惧是影响患者治疗疼痛的主要障碍。世界卫生组织对癌痛患者使用镇痛药已经不再使用成瘾性这一术语,替代的术语是药物依赖性。镇痛药躯体依赖性不等于成瘾性,而精神依赖性才是人们常说的成瘾性。躯体依赖性常发生于癌痛治疗过程中,表现为长期用阿片类药物后对药物产生一定的躯体依赖性,突然中断用药会出现流涕、流泪、打哈欠、出汗、腹泻、失眠及焦虑、烦躁等不舒服的症状(戒断症状)。癌痛患者因疼痛治疗的需要对阿片类药物产生耐受性(需要适时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疗效)及躯体依赖性是正常的,并非意味已“成瘾”,不影响患者继续安全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阿片类药物控释、缓释制剂,口服或透皮给药,按时用药等规范化用药方法,可以保证理想的镇痛治疗。

13、非阿片类药吃了不管用多吃点就行了吗?

许多患者及家属认为非阿片类药物比阿片类药物安全,可以多吃,并因惧怕阿片类药物成瘾,想尽量避免用强阿片类药物。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都不对。非阿片类镇痛药止痛效果并不是与用量成正比,当达一定剂量水平时,增加用药剂量并不能增加镇痛效果,而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将明显增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花板效应。阿片类药物如果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个体化用药,防治药物的不良反应,长期用药对肝脏及肾脏等重要器官无毒性作用。与之相比,非阿片类镇痛药长期用药或大剂量用药发生器官毒性反应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阿片类镇痛药。非留体类抗炎药是非阿片类药中的一种,其在用药初期大多无明显不良反应,但长期用药,尤其是长期大剂量用药则可能出现消化道溃疡、血小板功能障碍及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大剂量对乙酰氨基離可引起肝脏毒性。因此,如果正确使用,一般阿片类镇痛药比非阿片类药更安全。

14、阿片类药物有哪些特点?

阿片类药物是最古老的止痛药,也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止痛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尽管癌痛的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在所有止痛治疗方法中,阿片类止痛药是癌痛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药物。对于中度及重度的癌痛患者,阿片类止痛药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在癌痛治疗中之所以对阿片类镇痛药的作用有如此高的评价缘于这类药物有以下三大特点:

(1)止痛作用强:阿片类药物的止痛作用明显超过其他非阿片类止痛药。

(2)长期用药无器官毒性作用:阿片类药物本身对胃肠、肝、肾器官无毒性作用。

(3)无天花板效应:因肿瘤进展而使患者癌痛加重时,或用阿片类药止痛未达到理想效果时,可通过增加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提高止痛治疗效果,其用药量无最高限制性剂量。

15、阿片类药物有哪些毒副反应?出现后应立即停药吗?

阿片类药物常见的毒副反应主要为便秘(发生率90%)和恶心、呕吐(发生率30%),其他包括眩晕(发生率6%)、尿潴留(发生率5%)、皮肤瘙痒(发生率1%)、嗜睡及过度镇静(少见)、躯体和精神依赖(少见)、药物过量和中毒(少见)、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副反应(罕见)。除便秘以外,其他的毒副反应一般出现在用药初期,数日后患者都会逐渐耐受或自行消失。出现便秘者可采用对症治疗,不影响患者继续用药。在医生正确指导下用药,其他少见和罕见的毒副反应可减少或避免发生。所以患者不必担心阿片类会发生严重毒副反应而停药。

16、害怕增加阿片类药物剂量,部分缓解疼痛就可以凑合了吗?

有些患者因害怕药物成瘾而不敢增加阿片类药物剂量,造成用药剂量不足,这样会导致镇痛不足,长期的疼痛刺激将使疼痛进一步加重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等难治性疼痛,形成恶性循环。对于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有计划地综合应用有效镇痛治疗手段,最大限度缓解癌痛症状,持续、有效地消除或减轻疼痛,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理想的镇痛治疗应该是使患者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所以每个癌痛患者都不应该忍受不必要的疼痛,要相信疼痛是可以控制的,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最大限度的缓解自己的疼痛。

17、癌痛患者在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可以使用镇痛药吗?

许多癌症患者在进行化疗、放疗、手术治疗或其他抗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疼痛,这些患者通常会担心镇痛药会影响抗肿瘤治疗的效果而尽量忍受疼痛。目前的研究显示镇痛药对其他抗肿瘤药没有不良影响,良好的镇痛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其他抗肿瘤治疗。

18、一旦使用阿片类药就需要终身用药吗?

一些服用了阿片类镇痛药的癌痛患者接受化疗、放疗、手术治疗或其他抗肿瘤治疗后,肿瘤得到了控制,疼痛明显减轻,这些患者想知道镇痛药是否可以停止服用。答案是只要疼痛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随时安全停用阿片类镇痛药。吗啡日用药剂量在30?60mg时,突然停药一般不会发生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用药者,突然停药可能出现戒断综合征。所以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

19、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有最大剂量的限制吗?

阿片类药物是目前发现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并且没有“天花板”效应,镇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因此,并不存在所谓最大或最佳剂量。对个体患者而言,最佳剂量是产生最有效的镇痛作用和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的剂量。所以,只要止痛治疗需要,都可以增大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以达到理想缓解疼痛的效果。

20、哌替啶(杜冷丁)是最安全有效的镇痛药吗?

经常有一些患者会对医生说:“我疼得很厉害,吃药没用,我要打杜冷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不再推荐使用哌替啶(即杜冷丁)作为癌痛患者的镇痛药物。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强度仅为吗啡的1/10,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具有潜在神经毒性及肾毒性。此外,因哌替啶口服吸收利用率差,多采用肌内注射给药,肌内注射使患者注射局部产生硬结和新的疼痛感,不宜用于慢性癌痛的治疗。

21、因特殊原因导致的癌痛怎么办?

有些晚期癌患者会因肿瘤进一步恶化而出现脑转移、骨转移、硬膜外脊髓压迫症、肠梗阻、感染性疼痛等,这些患者在镇痛治疗的同时还应针对原发病病因或对症治疗。

22、癌痛患者如果合并有神经病理性疼痛怎么办?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受到肿瘤压迫或浸润所致的一种难治性疼痛。患者在服用阿片类镇痛药的同时,应根据疼痛的不同表现联合应用其他辅助药物。表现为烧灼样疼痛的患者应加服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虑平等。表现为电击样疼痛的患者应加服抗惊厥药,如加巴喷丁、卡马西平等。

22、口服阿片类控释片控制疼痛趋于稳定,但有时会出现突发性疼痛怎么办?

突发性疼痛也叫暴发痛,是指在持续、恰当控制慢性疼痛已经相对稳定基础上突发的剧痛。突发性癌痛常常被患者报告为无规律性、散在发生、急性发作、持续时间短、瞬间疼痛加剧、强度为中到重度,可以超出患者已控制的慢性癌痛水平。暴发痛可以是与原发性疼痛一致或感觉完全不同的阵发性疼痛。暴发性癌痛可以由不同诱发因素(与肿瘤、治疗相关,伴随的其他疾病)而发作,病理生理机制(伤害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复合性疼痛)也可能不同。暴发痛可以干扰患者的情绪、日常生活(睡眠、社会活动、生活享受等),对疼痛的总体治疗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及时治疗暴发性癌痛非常有必要。患者要告诉医生存在暴发性疼痛,而不要因为暴发痛的持续时间短而忍受疼痛。目前,治疗暴发性癌痛的主要方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合适补救剂量即控释或速释型阿片类药物,并根据暴发痛的原因合理应用辅助药物等。

23、治疗癌痛除口服镇痛药外,还有哪些方法?

癌痛的原因多样,性质复杂,所以癌痛的综合治疗也显的很重要。目前,癌痛治疗中应用的方法很多,除口服镇痛药治疗外,还有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神经阻滞、脊髓刺激、射频消融、中医中药辅助治疗及心理治疗等方法。

24、对癌痛患者为什么要重视心理治疗?

癌痛的顽固和持续存在,使之比其他任何症状更易引起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障碍,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能明显地加重疼痛的感知和体验,所以在控制癌痛的同时引入心理和精神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白癜风初期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smzo.com/fbyy/38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