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髓部坏死 对症用药 近几年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已在我国个别地区棚室或露地发现。又称细菌枯萎病。全株受害,多在结果期表现症状,一般果坐好至绿果期开始显症。发病初期嫩叶褪绿,严重的植株上部褪绿和萎蔫,伴随着下部茎坏死,病茎表面初生褐色至黑褐色斑,外部变硬,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变成黑色或出现坏死,维管束褐变,这些病变多发生在植株外部无病变的地方,髓部发生病变的地方则长出很多不定根。生产上当下部茎被感染时,常造成全株死亡。湿度大时菌脓从茎伤口和不定根溢出,别于溃疡病。 经发现,细菌性髓部坏死不仅仅威胁植株的下部茎秆,也在中上部造成危害。 常用药剂 细菌性病害的常用药剂以前的报道中介绍过一是抗生素类药剂;二是铜制剂。另外还有叶枯唑、噻唑锌等。 抗生素类药剂: 7%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90%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等等; 铜制剂: 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可杀得叁仟)、30%王铜悬浮剂、7.1%碱式硫酸铜悬浮剂(铜高尚)、0%噻菌铜水剂(龙克菌)、33.5%喹啉铜悬浮剂(净果精)、86.%氧化亚铜(铜大师)等等。 药剂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叶枯唑常为0%的可湿性粉剂,主要用来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内吸性杀菌剂。具有良好治疗和预防作用。对细菌病害有较好的防效。抗雨水冲刷,喷药后4小时遇雨对药效无影响。叶面喷施使用浓度为-倍。 噻唑锌主要为0%悬浮剂40%悬浮剂60%水分散颗粒剂,噻唑锌的主要作用机理为:一是噻唑基团,在植物体外对细菌无抑制力,但在植物体内却是高效的治疗剂,药剂在植株的孔纹导管中,细菌受到严重损害,其细胞壁变薄继而瓦解,导致细菌的死亡。二是锌离子,具有既杀真菌又杀细菌的作用。 除了介绍药剂的作用特点以外,也在这里提醒菜农不同时期如何用药。 一、避免嫁接染病 近两年,很多棚室的茄子定植以后主要表现是髓部发黑发褐,多是嫁接过程中导致的感染。很多种植西红柿的菜农为了防止病毒发生选择抗病毒品种,但是抗病毒品种又对根部病害高感,也就有很多菜农选择嫁接西红柿,所以防治细菌性髓部坏死应从嫁接开始,对于嫁接的工具要及时做好处理,嫁接后嫁接口可用7%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倍液、%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90%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0%叶枯唑倍液喷淋。 二、前期用药做好预防 定植时进行药剂蘸根,可用7%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倍液、%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90%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0%叶枯唑倍液进行蘸根,使用这些药剂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内吸性,利于植株吸收传导,为苗期打下坚实基础,定制后10-15天之后再进行一次灌根,可以用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可杀得叁仟)倍、30%王铜悬浮剂倍液、7.1%碱式硫酸铜悬浮剂(铜高尚)倍液、0%噻菌铜水剂(龙克菌)倍液、33.5%喹啉铜悬浮剂(净果精)倍液、86.%氧化亚铜(铜大师)1倍液,定植之后灌根选用铜制剂除了治疗病害效果好以外,也为根系的生长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侵染特点主要是从伤口侵入,所以要想避免细菌性髓部坏死的发生,首先预防植株产生伤口,还有伤口出现后的保护。减少伤口就是注意防虫,减少人为损伤。另外整枝打叶时产生的伤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整枝打叶后一定要注意喷施药剂,预防细菌性髓部坏死时,可用7%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喷施叶面和伤口。 三、发病后使用正确方法防治 对于被感染细菌性髓部坏死的植株仅仅叶面喷施是没有作用的,往往还将导致病害治疗的延误而造成更大的损失,菜农们一定要注意了病害防治一定要有重点的进行,茎秆发病一定要重点治疗茎秆。 如果发现西红柿茎秆外部发黑,内部流水的时候,首先将茎秆内部的腐烂组织清理一下,然后用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可杀得叁仟)、30%王铜悬浮剂、7.1%碱式硫酸铜悬浮剂(铜高尚)、0%噻菌铜水剂(龙克菌)、33.5%喹啉铜悬浮剂(净果精)、86.%氧化亚铜(铜大师)等等配制成00倍涂抹茎秆。如果使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用水和成糊状直接涂抹茎秆。 相关阅读ID:BFSC霜霉病 蔓枯病灰霉病 白粉病、叶霉病枯萎病 腐皮镰孢菌根腐病 疫霉根腐病 【对症用药系列]靶斑病【对症用药系列]灰叶斑病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