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要点总结待续

时间:2016-10-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本文内容总结自《针灸治疗见实效丛书—针灸治疗颈椎病》。该书理论部分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治疗部分简直就是……不过还是有几句话值得引起注意,已经在文中点出。之后如有精华部分,还会继续完善文档。不知道为何,这个系列的书在当当已经下架,在卓越也只剩了几本,不见颈椎病,找个封面图片都难。概念:cervicalspondylosis(颈椎关节僵硬)1.功能性颈椎病:30岁以前多见,长期低头伏案姿势,颈后部肌肉、韧带劳损,张力下降,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变小、消失、反张),从而影响椎动脉向脑部供血,出现椎基底动脉功血不足。可见头昏沉、思睡;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视物模糊、耳鸣等;胸闷、心慌、恶心、呕吐、昏厥(短暂性)。可逆可治愈。2.器质性颈椎病:40岁以后多见,在功能性颈椎病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变而来。在颈部肌肉、韧带劳损基础上,逐渐出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骨质增生,颈部前纵、后纵韧带肥厚或骨化、钙化等,刺激、压迫或影响相邻血管(椎动脉、颈内动脉)、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脊髓、食道、气管等。多不可逆,可达到临床治愈(症状消失)。病因:1.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或异常学说:先天或发育中各种因素造成的颈椎管狭窄,是青少年期颈椎病发病一个重要因素。颈椎管狭窄者在遭受外伤后容易损伤脊髓,甚至轻微外伤也易于发病,且症状严重。CT测量值椎管矢状径<10mm为狭窄;青少年椎管发育尚未成熟,相对成人椎管更细,矢状径<10mm者更容易发病。2.颈椎间盘退变理论:该理论认为颈椎病起源于椎间盘的退变,生物力学因素是诱发和促进椎间盘退变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颈椎间盘的退变早期可能暂时无症状,但遇到诱因后可出现症状。3.慢性劳损理论:正常人颈椎稳定性由两方面来维持。动力学平衡和静力学平衡处于动态平衡中,任何环节遭受破坏,均可引起生物力学失衡,最终导致颈椎病发生。内源性稳定(静力平衡):椎体、附件、椎间盘、相连韧带。外源性稳定(动力平衡):颈部肌肉调节和控制,包括主动肌和拮抗肌,主动肌发动和完成运动,拮抗肌控制和修正运动。如睡姿不良,枕头过高或过低;长时间颈部屈曲状态(伏案、看电视)椎间盘压力增加。*有些人认为胸椎紊乱是导致颈椎紊乱的主要病因病理,胸背损伤是颈椎病值得重视的病因之一,胸椎侧凸是继发颈椎不稳重要原因,与伏案工作和单一上肢运动关系密切。4.头颈部外伤学说(略)诊断:一、颈型颈椎病:机制:低头过久引起颈肩部肌肉劳损,紧张、痉挛。刺激压迫脊神经:枕下神经、枕大神经、第三枕神经、第四至八颈神经后支及副神经。涉及肌肉:斜方肌、竖脊肌颈胸段。表现:颈肩部肌肉僵硬、酸胀、疼痛不适,可伴沉重、寒凉感。压痛点:风池、天柱、风府、颈夹脊、肩井、肩中俞、肩外俞等。特点:

伏案过度出现,休息或调整后症状可缓解,症状期不超过一周,易被误认为是疲劳;

症状加剧表现为痛点增多、程度加重、症状期延长、缓解期变短;

生理曲度已有改变;

颈椎病最轻一型,其他各型的基础。

诊断要点:缓慢发病;可有创伤或劳损事;X线提示曲度轻度改变,或无变化;症状及压痛点;除外落枕、肩周炎、风湿性纤维组织炎等。二、神经根型颈椎病机制:颈肌损伤后局部水肿、渗出,继发机化、粘连及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钩突或关节突骨质增生,刺激、压迫神经根前支。表现:脊神经颈丛或臂丛支配区域麻木、疼痛、放射痛、感觉减退或过敏,肌肉力量下降,久则肌肉萎缩。特点:夜间睡眠或单一姿势过久出现,咳嗽、喷嚏、坐车颠簸震荡易诱发或加重;症状时轻时重,体位改变或主动活动颈部及上肢可暂时减轻或消失;严重者持续性,主动活动反而加重,多数可找到加重的角度;神经症状单侧居多,双侧者多不对称,时间多一早一晚。诊断要点:病程长,时轻时重;典型根性症状;X线片:曲度改变,骨赘形成,钩椎关节增生,韧带钙化;症状+体征,臂丛牵拉试验、压颈试验阳性;除外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肩周炎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病。三、椎动脉型机制:肌肉劳损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影响椎-基底动脉供血;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小,椎动脉相对变长隆凸及钩突关节骨质增生后引起脊柱颈段侧弯,椎动脉受到扭曲、牵拉。表现:头晕、昏沉、嗜睡;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健忘、视物不清、耳鸣;晕厥。诊断要点:中老年;青壮年损伤史;转颈试验阳性;脑血流图、B超提示颈动脉缺血或颈内动脉高信号;X线颈椎曲度改变、不稳等,椎管矢状径狭窄;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PS: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较难,椎动脉经过颈椎横突孔,最后经寰椎、枢椎入颅形成基底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2/5,如果要确诊椎动脉狭窄或横突孔狭窄,是需要DSA的;MRI评价骨不佳,MRA评估血管容易夸大。记得在最新的指南中,后循环缺血被从新认识了。四、交感型颈机制:椎动脉型颈椎病基础上,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咽干咽痒、声音嘶哑,或胸闷心慌气短,或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或腹胀、便秘,或烘热多汗、烦躁易怒等;亦可出现血压不稳、血糖不稳。诊断要点:交感神经症状;X线表现同上;椎动脉彩色B超、脑血流图提示异常血流;除外其他专科疾病。五、脊髓型机制: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颈椎骨间嵴骨质增生;后纵韧带及黄韧带肥厚、骨化钙化。椎管狭窄,刺激、挤压脊髓。表现:

胸、腰部或下肢束带感;

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跛行,踩棉花感,不能走直线;

下肢生理反射亢进,上肢肱二、三头肌反射减弱,患肢病理反射阳性。

诊断要点:中央型症状先从上肢开始;周围型症状从下肢开始;CT/MRI提示硬膜囊或脊髓受压,椎管狭窄;除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等。六、混合型咽喉不适为主诉的治疗:合谷、太冲开四关,行气解郁;列缺、照海为八脉交会穴,主治咽喉部位疾病,可补肾利咽,滋肾水上济咽喉;廉泉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该穴深层有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分布,局部取穴,有利于直接刺激咽喉部肌群,调节吞咽功能,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可益气利咽;承浆可以调畅神智解郁。预防:1、避免不良睡眠体位:平卧(√);侧卧(√);俯卧(×)睡眠占人生1/3的时间;切忌高枕,尤其中年以上者,防硬膜囊后方拉紧对脊髓造成压迫,同时增加椎间盘内压力;不可无枕,颈部处于仰伸状态;枕头不宜放在头顶,形成高枕状态。2、避免潮湿及寒冷。如,空调;梅雨。颈部肌肉易受凉引起痉挛或风湿性改变;潮湿引起排汗功能障碍。3、预防工作中不良体位:低头。4、外伤后及早骨科就诊治疗。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smzo.com/ysjk/10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