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知道,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是密切相关的。要是胰腺不发挥作用,血糖就控制不好。其实,除了胰腺,肝脏功能也会影响到血糖的水平。尤其是患有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多年,肝功能比较差,甚至发展到肝硬化、肝腹水的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因肝病引起的糖尿病,也就是所谓的“肝源性糖尿病”。 肝病易引发肝源性糖尿病 血糖变化要注意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葡萄糖代谢就是肝脏重要功能之一,当血糖升高时,一部分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储存于肝细胞内,而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因此肝脏对调节机体内糖的贮存和分布、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然而,当肝脏受损时,正常糖代谢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肝功能失代偿阶段的肝病患者,常常并发糖代谢紊乱,出现糖耐量减退,甚至发展为糖尿病。 不过,并非所有肝炎患者都会患上肝源性糖尿病。据了解,由于我国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比较高,许多病程比较长或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肝功能都比较差,如果发展到肝硬化、肝腹水、肝功能失代偿阶段,肝脏受损严重,无法正常进行糖代谢,就很有可能被肝源性糖尿病“盯上”。 专家指出,由于临床中许多肝源性糖尿病的患者都没有普通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症状,甚至完全没有症状,容易被患者忽略,所以肝炎病史长、肝硬化的患者要注意监测血糖。 小贴士:对于在空腹时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却明显升高的肝病患者,医院就诊查明。 医院知名专家每周二、周四到淄博分院(医院)坐诊,为淄博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准的诊疗服务。 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