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为大家讲述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病原为皱纹假单胞菌(番茄髓部坏死病假单胞菌)(PseudomonascorrugataRobertsetScarlett),属非荧光假单胞细菌。 此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主要为害茎和分枝,叶、果也可被害,一般在番茄结果期表现症状。植株茎部发病,多从下部茎开始,初时病茎表面生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病部扩展,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变黑褐色。植株上部茎叶褪绿、萎蔫,重时全株死亡,湿度大时可见茎的伤口或不定根处有污白色菌脓溢出。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容易在低夜温、高湿条件下发生。连作地、排水不良、氮肥过量的地块发病重。 发病早期症状 发病晚期表现 发病植株茎部症状 病茎髓部中空坏死 1、农业措施。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氮肥施用过多,配合底施或冲施益生元菌肥,保持植株生长健壮。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小水勤浇,防止田间积水,避免高湿条件出现。 2、化学防治。番茄定植前,结合翻地亩施2-3斤乙酸铜或硫酸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生长期发生病害时,可采用“加瑞农或可杀得三千+华药硫酸链霉素+凯普克”挖坑灌根,每棵灌2两药液,为防止顺垄传染,建议与发病植株同沟的番茄都要灌根,5天一次,连灌2-3次。详询科胜邦集团“科益农”技术团队。 (图文作者:李进、杨彦国) 长按2秒识别下方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儿童白癜风有哪些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