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隐匿型糖尿病

时间:2016-11-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病例:老王今年62岁,患乙型病毒性肝炎多年,已经发展到了肝硬化腹水、肝功能失代偿阶段。最近,老王时不时感觉到疲劳,到医院复诊时,医生建议他加查血糖。这一查,老王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的血糖吃饭后常常超过12.0mmol/L,最高达到16.0mmol/L,但是空腹血糖一直不太高,只有7.0mmol/L。虽然如此,医生仍然诊断他患了2型糖尿病。因为肝脏问题,医生给老王采用预混胰岛素降糖,早晚餐前各注射12个单位。结果当天半夜老王就出现了心慌、出汗、手抖、肚子饿的症状,一测血糖才3.0mmol/L。幸好白天医生特别关照过,注射胰岛素会出现低血糖,出现了上述表现时及时吃点饼干,大约10分钟后就好转了。第二天早晨,老王带着满肚疑惑来到门诊。他想了解自己的糖尿病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

  糖尿病隐匿有原因

  的确,老王的糖尿病与我们常见的1型或2型糖尿病不一样,他的糖尿病与肝病有关,属于“肝源性糖尿病”,检查结果也证实如此。平时我们谈到糖尿病,总是想到胰腺病变导致降糖激素胰岛素产量下降、分泌不足,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其实,除了胰腺以外,肝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糖代谢调节器官,对维持血糖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当机体血糖过多时,肝脏将过多的血糖储存起来备用,当机体的血糖过低时,肝脏则将储存的糖释放至血中供机体使用。因为肝脏能对对血糖调节起到缓冲的作用,所以肝脏病变非常容易引起糖代谢紊乱。临床上将这种由肝实质损害所致的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

  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简称肝炎)和糖尿病在我国都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当肝病病情发展,明显损害肝细胞并影响肝功能时,肝脏调节糖代谢的能力就会减退,机体对血糖的调节也随之受损,严重者发展为肝源性糖尿病。一些慢性肝炎的患者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间同糖尿病悄然牵上了手。肝炎与糖尿病往往互为因果,如听之任之,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增加肝炎的治疗难度,影响生活质量,乃至缩短寿命。

  肝病突出要先治

  肝源性糖尿病同原发性糖尿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肝病表现突出,糖尿病症状隐匿。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但与1型及2型糖尿病相比,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不明显,往往被肝病本身的症状如乏力、腹胀、黄疸、脾大、腹水等所掩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少见,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神经及血管病变发生率也较原发性糖尿病少见;空腹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这是因为肝脏病变对糖代谢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当肝脏发生弥漫性病变时,一方面由于患者肝脏内糖原储备不足及肝脏对胰岛素的灭活减少,因此,空腹状态或误餐情况下容易发生低血糖;另一方面由于肝功能下降,进食后肝糖原的合成能力不足而导致餐后血糖升高。随着肝炎病情的变化,糖尿病也会随之改变。

  医生为老王调整了用药,停用了晚餐前胰岛素,现在老王只要早上打一次胰岛素,血糖就接近正常了。

(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此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推荐

标题期数晚饭与疾病84降血压效果忒好83自测你的心脏年龄多少岁82砒霜般的几种蔬菜81这样运动最伤膝盖80如何判断你是否气血不足?79告诉你喝水也会发胖的真相78一碗淘米水=10种药77

回复“1~84”任意数字,可查往期内容

回复“?”可查看目录

点击最上方蓝色字体,







































白癜风传染
最好的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smzo.com/yfzs/1947.html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