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三例椎间孔镜手术治愈腰5骶1腰间盘

时间:2020-10-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而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从脊柱的节段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容易发生于腰5-骶1。

  简单介绍近期通过椎间孔镜手术治愈的三例腰5-骶1腰间盘突出症的病例,为患者朋友们介绍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的作用。

病例一

  患者女性,43岁。患者1年前腰部受到外伤,未重视,患者腰部持续出现疼痛症状,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保守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患者为进一步诊断、治疗,医院脊柱神经外科就诊,被诊断为腰5-骶1腰间盘突出症。接受椎间孔镜手术后,患者症状缓解。

入院时影像资料病例二

  患者,40岁,5年前便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保守治疗,症状可缓解。近来,患者出现劳累后腰骶部疼痛伴右下肢疼痛,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保守治疗,未缓解。患者为一医院脊柱神经外科就诊,被诊断为腰5-骶1腰间盘突出症。接受椎间孔镜手术后,患者症状缓解。

入院时影像资料病例三

  患者39岁,8月前出现左下肢放射性疼痛,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患者为一医院脊柱神经外科就诊,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患者症状缓解。

入院时影像资料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什么多见于腰5-骶1?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上看,腰5骶1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其活动度也最大,而位于这两个节段的后纵韧带却相对较窄,因而是最容易受损的部位,临床上也是以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

尖端神外:椎间孔镜技术

  椎间孔镜技术即经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技术,属于脊柱内窥镜系统。

  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不需要切开深部组织,也不会造成脊柱周围肌肉、韧带、骨性结构损伤,能够最大程度保护脊柱稳定性。

  此外,由于椎间孔镜设备配备了射频刀头,能够在术野内利用射频技术修补破损的纤维环,堪称最符合脊柱神经外科微创理念的尖端技术。

  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主要优势在于:

  1、微创:皮肤切口仅7mm;通过侧方入路到达目标区域,避免传统后路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

  2、适应症广:能处理大部分椎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等病变。

  3、安全性高:局部麻醉,术中能与患者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4、直接:直接切除突出间盘,手术减压明确。

  5、并发症低:创伤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几率低;术后不会在后方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经的粘连。

  6、康复快:术后次日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7、患者满意度高: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口服抗生素即可。

  8、扩展范围广:结合经皮固定技术,可利用微创方式完成脊柱滑脱与不稳的融合及固定。

◆◆◆◆◆

医院脊柱神经外科开放门诊

开放门诊时间为每周一全天。

提前预约无需挂号便可以享受绿色通道,直接接受专家的诊治。

哪些病人可以在开放门诊就诊呢?

一、退行性疾病患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等患者。

二、占位性病变患者神经鞘瘤、脊膜瘤、血管瘤、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脂肪瘤及畸胎瘤、胶质瘤、侵入瘤及转移性肿瘤等。

三、脊柱畸形患者因其他脊柱脊髓疾病引起的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等。

四、先天性疾病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隐性脊柱裂与脊髓栓系综合征、脊膜膨出及脊膜脊髓膨出、脊髓空洞症、脊髓分裂症等患者可通过开放门诊就医。

五、脊柱脊髓外伤患者颈腰胸段的脊柱骨折、脱位及其导致的脊髓损伤。

预约--(免费)   医院神经内外科大楼13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smzo.com/yfzs/9563.html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