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变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疾病对血糖的影响相当大。而且,疾病除了会影响血糖的高低,还有可能掩盖症状。因此,在伴发其他疾病时,一定要加强血糖监测。下面,我们以两个典型例子做一说明。 合并甲亢时的血糖监测 1型糖尿病和甲亢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两者都是内分泌腺体出现了问题,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甲亢的主要表现有:怕热、多汗、多食、易饥、消瘦、乏力、皮肤温暖潮湿、情绪不稳、易怒、多言好动、紧张焦虑、手抖、心慌等。 糖尿病的主要表现有:多饮、多尿、易饥、多食、烦渴、消瘦、乏力等。而糖尿病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则会出现多汗、心慌、手抖等症状。 糖尿病合并甲亢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加上他们的临床表现也有相似之处,因此,糖尿病合并甲亢时的血糖监测有很多特点。 1要区别心慌、出汗、手抖等症状是否是低血糖造成的,因为甲亢的症状有时和低血糖不容易区别。 2糖尿病合并甲亢时饮食治疗标准会放宽,这样一来,血糖控制就不叫困难。因此,糖尿病合并甲亢时,每天的血糖监测次数要增加,一般每天至少需要监测3--4次。 3有些病人(合并肌肉、肝脏、心脏等病变)需要用激素治疗,这时更要加强血糖监测,尤其是体重明显减轻时,因为激素会引起血糖增高。 合并肝病时的血糖监测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可引起糖代谢絮乱,加上环境因素、病毒、化学毒物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最终导致胰岛细胞功能失调,临床上出现血糖、尿糖、增高、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或肝性糖尿病。 肝脏与糖代谢密切相关,它在糖异生及糖原的合成、储存、释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糖类代谢的主要场所。肝脏病变很容易引起糖代谢障碍。一些参与糖代谢的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也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是这些激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 肝脏病变对糖代谢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当肝脏发生弥漫性病变时,一方面糖原合成障碍容易引起高血糖;另一方面,由于肝脏对胰岛素的灭活减少(正常情况下,大约50%的胰岛素在肝脏被灭活),加上肝糖原含量的减少,糖原分解出现障碍,又容易发生低血糖。所以,糖尿病合并肝脏病变容易出现空腹低血糖和餐后高血糖。 无论是糖尿病合并肝病或者是肝源性糖尿病,血糖监测的重点都是避免低血糖。因为低血糖很常见,而且低血糖很可能会与肝昏迷混淆,或者诱发肝昏迷。监测的重点时段是在食欲不好、腹泻、付账等时期内,此时最容易出现低血糖。如果家人发现患者出现精神萎靡、举止异常、嗜睡等,则必须带其检查血糖。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可治嘛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