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病房,照在李国强苍白的脸上。他静静躺在床上,目光空洞地望着天花板。 半年前,他还是个精力充沛的中年人,每天忙碌于工地施工现场。谁能想到,如今的他已是一个肺癌晚期患者。妻子小芳坐在床边,紧紧握着他的手,眼中噙满泪水。 李国强回想起去年7月的那次体检。当时医生告诉他肺部有一个小结节,建议定期复查。 他本打算认真对待,可工作繁忙加上觉得没什么不适,就把这事抛在脑后。直到年底咳嗽加重、出现胸痛症状,再次就诊时才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主治医生王教授走进病房,神色凝重。他翻看着李国强的病历,叹了口气说道:"李先生,您的病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实在令人遗憾。其实早期发现的话,治愈率是很高的。" 小芳急切地问:"王教授,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我们愿意尝试任何治疗方案。" 王教授摇摇头:"现在已经是晚期,我们只能采取姑息治疗,尽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李先生的例子,其实犯了几个常见错误,希望能引以为戒。" 他接着详细解释道,首个错误是忽视了体检结果。很多人认为小结节无关紧要,殊不知它可能是早期肺癌的征兆。根据《中国肺结节诊疗专家共识(年版)》,对于直径大于5毫米的实性结节,需要进行密切随访或进一步检查。 第二个错误是没有戒烟。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中国成人吸烟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0.5%。长期吸烟会显著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第三个错误是延误就医时机。很多患者出现症状后仍抱着侥幸心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中国肺癌防治指南(年版)》强调,对于持续咳嗽、咳血、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王教授的话犹如一记重锤,击碎了李国强最后的希望。他闭上眼睛,泪水止不住地流下。小芳紧紧抱住丈夫,无声地哭泣着。 病房里陷入沉默,只有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滴"声。王教授轻轻拍了拍李国强的肩膀,转身离开。走出病房,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痛心。作为一名从医多年的肿瘤科专家,他见过太多类似的病例。 李国强的经历引发了人们对肺癌防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