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餐后血糖明显升高nbsp警惕

时间:2016-11-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密切相关,胰腺不发挥作用,血糖就控制不好。其实,除了胰腺,肝脏功能也会影响血糖的水平。特别是患有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多年,肝功能比较差,甚至发展到肝硬化、肝腹水的患者,容易出现因肝病引起的糖尿病,即所谓的“肝源性糖尿病”1.为什么会发生“肝源性糖尿病”?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葡萄糖代谢就是肝脏重要功能之一,当血糖升高时,一部分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储存于肝细胞内,而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因此肝脏对调节机体内糖的贮存和分布、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然而,当肝脏受损时,正常糖代谢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肝功能失代偿阶段的肝病患者,常常并发糖代谢紊乱,出现糖耐量减退,甚至发展为糖尿病。

2.肝病患者得了糖尿病会有什么症状?

肝源性糖尿病早期的临床表现很隐匿,典型的“三多”症状并不明显,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还往往被慢性肝病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脾大、黄疸及腹水等所掩盖,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等各种急性并发症,即使到了晚期非常严重的神经及血管并发症也较2型糖尿病发生率低。

3.怎样发现是否患有肝源性糖尿病?

  想早点发现是否有肝源性糖尿病,定期查血糖是必要的。一个肝病患者,没有糖尿病病史或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基本符合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当然诊断前也应排除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及原发性糖尿病。空腹血糖并不高,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肝病患者,医院就诊查明。

不过,专家指出,并非所有肝炎患者都会患上肝源性糖尿病。据了解,由于我国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比较高,许多病程比较长或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肝功能都比较差,如果发展到肝硬化、肝腹水、肝功能失代偿阶段,肝脏受损严重,无法正常进行糖代谢,就很有可能被肝源性糖尿病“盯上”。

如何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
白殿疯早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smzo.com/hlff/1878.html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