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篇12圆环病毒病流行新动向及应对措

时间:2019-1-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点击上面绿色按钮播放音频

哈喽大家好,我是主播小鸽子,又一次相遇在蓝海泛舟,让我们做爱学习的养猪人。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别忘了在文章底部点个赞,也欢迎大家进行分享。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来学习猪病篇第十二讲。

蓝海泛舟

圆环病毒病流行新动向及应对措施

摘要:猪圆环病毒病是指以圆环病毒2型(PCV2)为主要病原。一般认为,圆环病毒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及中大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从近期的发病情况看,圆环病毒还与哺乳仔猪腹泻有直接关系,还是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甚至会导致中大猪的腹泻。有效防控措施主要是提高免疫力,注射疫苗,环境、管理、营养等不可忽视。

圆环病毒病越来越复杂,对养猪业的多方面危害也越来越被认识,圆环病毒2型本身的治病能力不强,如果没有其他病原的参与,不表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一般不会造成猪的死亡。但圆环病毒会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从近一年来的发病情况看,圆环病毒与哺乳仔猪及中大猪的腹泻有一定关系,可能是导致这种腹泻的主要病原。

一圆环病毒病的特征

1.免疫抑制

圆环病毒2型侵入体内后引起的特征性损害为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缺失和淋巴器官的肉芽肿炎症。导致外周血液循环中B细胞和T细胞减少,致使病猪不能发动有效的免疫应答而导致免疫抑制、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全面下降。所以该病毒感染猪对其他经营微生物易感,从而引发其他疾病。

2.因免疫抑制而导致免疫缺失

主要表现为,低致病性病原或弱毒疫苗可以引发疾病;对疫苗接种没有充分免疫应答,注射疫苗后抗体水平不高或无抗体;猪群中有多种疾病同时发生,出现明显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而且反复发病,治疗效果不好。许多看起来是细菌感染或血液原虫性疾病,但抗生素、磺胺等常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往往是暂时好转,停药或复发,也有些病例治疗无效,甚至用药越多,死亡越快。这些特征在患但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猪群中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3.单独感染致病力不强

仔猪单独感染圆环病毒2型,可产生典型的组织学变化,但临床症状不明显。而该病与蓝耳病病毒(PRRSV)或细小病毒(PPV)共同感染的猪可产生严重的病症,因为巨噬细胞受到蓝耳病病毒或细小病毒的激活,促进了圆环病毒2型的增殖。所以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刺激在形成和诱发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中起着重要作用。

4.圆环病毒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圆环病毒与腹泻的关系:在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增生性回肠炎中。显微检查在病变组织中有大量圆环病毒2型病毒。

圆环病毒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在仔猪先天性颤抖猪的脑和脊髓中存在圆环2型病毒。

二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特征

1.圆环病毒性腹泻的特征

主要表现:哺乳仔猪一般5-15日龄发病,排除黄灰色或灰绿色黏稠样粪便,一般无呕吐,持续时间长,一般可达7-10天或更长,治疗基本无效果,死亡率随着发病日龄的增长而下降,如果仔猪不出现脱水则部分可以耐过,但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多半成为僵猪。

中大猪一般在30-80千克阶段发病较多,发病率高低不一,一般在20%-50%.多排除深灰色稀便,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7天以上,反复发作是其特征,往往是用药后缓解,停药几天后复发。这种腹泻除圆环病毒外,还常伴有细胞内劳森氏菌或猪瘟病毒。

主要剖检特征:淋巴结增生性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与肠系膜淋巴结可肿大8倍以上,切面白色。肺常有橡皮肺样病变。肾颜色变淡,呈土黄色,常见细小出血点。肠道增厚较多。

2.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主要特征

临床症状:僵猪比例明显增多,生长不良或停滞,被毛粗乱无光,消瘦、贫血,部分猪出现黄疸,有的猪表现为咳喘,呼吸困难,也有的猪腹泻,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有些猪在病的初期发热。常与蓝耳病病毒、支原体等混合感染,并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等感染。

病理变化特征:淋巴器官的肉芽肿炎症,全身淋巴结肿胀,尤其是腹股沟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支气管淋巴结明显肿大,切面湿润,呈白色或土黄色;肺肿大,弹性减退,韧性增加,呈灰白色,质如橡皮,称“橡皮肺”,有的可见斑点状出血,哺乳仔猪的肺可见边缘呈白色;肾肿胀,出现灰白病灶,有“白斑肾”之称,严重病例整个肾呈黄白色或灰白色;心脏变性、质地柔软、心冠状沟脂肪萎缩。

3.中大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特征

本病常发生在保育和生长期的猪,在成年猪散发,发病率相对较低,个别的急性病例因肾衰而死亡。体重15-25千克的小猪,皮肤出现直径1厘米左右的紫红色斑点,严重时会连成片,大部分猪临床表现厌食、精神沉郁、步态僵硬或不愿走动,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中大猪皮肤出现不正常的红色丘疹,中央部分颜色较深,全身分布,随后发展成黑色结痂,一般10-15天可自行康复。

4.母猪感染圆环病毒2型的特征

母猪感染圆环病毒2型毒株后一般无任何症状,少数母猪出现妊娠后期流产和死产。主要病变是死产仔猪和无法成活的新生仔猪出现肝脏慢性被动充血,心脏肥大和多处心肌变色,显微病变主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心肌炎。

三圆环病毒病的防控策略

本病取得特征为免疫功能缺失,所以防控的关键是提高猪群的免疫力与健康水平,解除免疫抑制。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基础工作

环境不良,密度过大,空气污浊,营养不足,霉菌毒素中毒,转群、断奶、捕捉、驱赶、注射疫苗、去势等各种应激都是诱发圆环病毒病的重要因素,所以良好的基础工作是预防圆环病毒病的前提与基础,否则其他方法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免疫接种

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还需要另外的条件或共同因素才得以诱发临床症状。所以,做好相关疾病的免疫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好基础免疫,特别是做好已知的共同感染源,如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病等的免疫。

圆环病毒病与蓝耳病的关系,两种同为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病毒主要损害巨噬细胞系统,而圆环病毒2型主要损害淋巴细胞系统,都会造成免疫抑制,抗病能力下降。建议实行圆环病毒免疫,最好不要注射蓝耳病疫苗。因为蓝耳病变异非常快,目前已有几千个变异毒株,免疫效果不确实。蓝耳病弱毒疫苗本身可以导致免疫抑制,注射疫苗后抗体产生很慢,一般需要20多天,而且是不完全免疫,注射疫苗后可防止急性爆发蓝耳病,但不能解决带毒及繁殖障碍问题。蓝耳病还存在抗体依赖增强问题,注射后可能会引起发病。而圆环病毒相对稳定,注射疫苗效果较好。如果圆环病毒得到有效控制,那么蓝耳病的发病率也会明显减少。但两种病毒共同作用,就会导致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严重影响生产成绩。

圆环病毒免疫程序:后备猪在配种前20-40天内免疫一次,经产母猪在产前30天前后免疫一次,主要是预防仔猪发病。种公猪一年免疫3次。仔猪在20-35日龄内都可以免疫,建议疫苗注射不要太早,如果母猪免疫确实,母源抗体至少可以保护5-7周龄,一般7-8周龄后抗体水平才下降。注射过早仔猪免疫系统不健全,抗体产生量不足,持续时间段,影响免疫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母源抗体。注意,一定要在猪健康状态下注射疫苗,如果猪处于发病或免疫抑制猪状态,则需要待病愈或调整免疫力后再补注疫苗。

3.药物防控

合理的药物预防也是防控该病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预防:本病主要见于断奶仔猪,目前有提前化的趋势,哺乳仔猪也常有发生。预防工作必须从母猪做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做好母猪常规保健:以控制病毒,提高免疫力为核心,禁止长时间、反复使用抗生素。一般每2个月用药一次,每次2周。抗病毒没有特效药,主要使用抗病毒中药制剂与细胞因子等,如使用扶正解毒散、鱼腥草散、抗菌肽、多种维生素等调节自身功能,增强免疫力,通过自身防御功能的增强来抑制病毒。这种方法对预防仔猪哺乳期及断奶前后各种病毒病均有一定的效果。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防控:肠道的健康很重要,如果仔猪肠道发育良好,消化吸收功能较强,体质强壮,断奶时日采食量能达到-克,断奶后能完全适应饲料,则本病的发病率会明显下降。所以,哺乳期仔猪最好使用酸化剂、益生菌、酶制剂、抗菌肽等产品,可补充胃酸,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建立健康的长度微生物区系,促进肠绒毛的发育,提高免疫力,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减少毒素的产生。同时断奶时应注意环境的控制,尽量减少应激,饲料营养要充足、易消化。通过这些产生可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

对已发病的仔猪,如有食欲减退、体温升高、气喘、腹泻等症状时,可大量饮用葡萄糖和维生素C,加口服补液盐,可以补充能量,维持电解质平衡,加速猪病康复。通时使用抗病毒中药制剂,如清开灵粉剂(黄芩、黄连、石膏、水牛角、地黄、连翘、知母、甘草、桔梗、淡竹叶、牡丹皮等)、双黄连浸膏粉(金银黄、黄芪、连翘等)、银翘散(金银黄、连翘、桔梗、甘草、荆芥、淡竹叶等)等。根据细菌感染的不同,适当添加抗生素,但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

对圆环病毒腹泻的控制:最主要的方法是饮水,具体做法,每吨水中加入葡萄糖20千克,维生素C克,氯化钠3.5千克,碳酸氢钠2.5千克,氯化钾1.5千克,自由饮用,每天给3-4小时清水。同时添加抗病毒中药,中药一般需要使用2周左右。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选择敏感抗生素,使用时间为7-10天。对哺乳仔猪腹泻,中药使用不便,克根据情况注射高浓度干扰素,每天一次,一般连用2-3天即可,也可使用抗病毒中药水针剂。按此方法进行综合控制,中大猪圆环病毒行腹泻一般可彻底治愈。哺乳仔猪只要未发生脱水与酸中毒,在母猪奶水正常情况下,基本上可以治愈,是减少损失的好方法。

对中大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的控制一般使用中药制剂加免疫增强剂即可,基本恢复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

圆环病毒对猪群的影响有多样化的趋势,人们对圆环病毒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对这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只靠疫苗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重视营养、环境控制、卫生管理、生物安全等工作,只有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

孙雪梅,女,吉林公主岭人,年5月出生,本科学历,兽医研究员。

曾在吉林省伊通县农业学校任教8年,日本福冈县畜产研究所进修1年。从事规模化养猪15年,历任年出栏4万头生猪种猪场技术场长,“年出栏30万头生猪工程”技术总监。

自8年起,任广东海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动保事业部技术总监,主要负责全国猪场的技术服务工作。

6年多来,走访了国内外猪场近千家,负责解决饲养管理中技术问题,控制各种疾病。作专题技术讲座多场,在全国及地方性专业会议上讲课10余次。曾到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作专题技术讲座并考察当地猪场。

发表养猪及猪病防治方面的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为企业编写了大量专业技术资料。本人已收入《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百科学者传略》及《世界华人英才录》。

长按下图识别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老中医专业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smzo.com/hlff/8183.html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