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属于脊髓型颈椎病

时间:2021-4-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治白癜风郑州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7232723.html

转发同行照片。本例患者的后纵韧带出现多节段的纵行钙化(箭头所示),为后纵韧带骨化,即OPLL,所致的症状为脊髓压迫,类似脊髓型颈椎病。目前,学科界已将本病从脊髓型颈椎病中独立出来,属单独的一种疾病。

本病最早在日本发现并报道。患者的后纵韧带骨化可引起颈椎管占位,使椎管狭小,或直接压迫脊髓引起相应症状,重症者可致瘫痪。本病病尚不明确,多是推测及假说。主要有椎间盘变性学说、全身骨质肥厚的相关学说、机械损伤学说及糖代谢紊乱学说等。本病病程持续发展,骨化的后纵韧带压迫脊髓越明显,患者的神经压迫感就越重,脊髓损伤并引起瘫痪风险就越大,这将给患者以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OPLL在亚洲常见,我国也是引起严重脊髓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措施。

前路手术优点为通过完全或部分清除骨化灶,减轻脊髓所承受的压迫力,稳定脊柱坚固性;缺点为术野较小,切口毗邻食管、气管、大动脉以及神经等重要组织,手术操作难度大,风险高,术后需较长时间佩带颈围.虽然前路手术减压更彻底,但并发症及手术风险更大,主要是切除钙化灶容易出现神经损伤和硬脊膜漏。后路手术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后路间接减压,脊髓向后漂移,从而达到神经减压的目的。后路手术的术野较前路大,损伤重要组织器官的风险更小,操作较前路简单,颈围佩带时间较短,故临床上医师对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手术治疗多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式,不足之处在于:非直接减压去除压迫,而是将脊髓退让至背侧后达到减压作用,尤其是当后纵韧带骨化范围较大时,脊髓漂移受限,受累脊髓前方所受压力依旧,症状缓解不如意,可致颈肌受损,轴性疼痛发生率高于前路减压术;后路减压术后,后纵韧带骨化灶存在继续发展可能,特别是年龄在60岁以下的后路减压术患者,其后纵韧带骨化灶进展几率高达65%~75%,实施后路减压术患者的骨化灶在脊髓腹侧继续发展,脊髓受压迫改善效果较差。

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上,C2~C7椎管中点的直线连接线即K线(Kyphosisline)。有作者依据后纵韧带骨化范围与K线的位置将所有患者分为K线阳性组与阴性组,根据K线阴阳性来评估后路减压术患者脊髓向背侧移动的程度。由于K线阴性病例其脊髓向背侧退让不到位,神经受压改善差,预后效果不佳,此类患者最佳术式为前路减压。

参考文献:梁耀中,等: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K线阳性后纵韧带骨化.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37(2):-.

李义凯教授

感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smzo.com/ysjk/106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