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CK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常见慢性病。对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33.6%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肾脏并发症,提示我国2型糖尿病(T2DM)合并CKD患者是一个数量庞大且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 从疾病的相互影响来看,糖尿病与CKD关系密切。糖尿病是CKD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发生CKD的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增加2.6倍[1]。与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CKD的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及心血管死亡风险均大幅上升,预后更差。 合理的、个体化的降糖策略对于改善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由于CKD患者有较高的低血糖风险,血糖管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本文将从低血糖安全性角度探讨合并CKD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策略。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糖防治策略 1.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既往已知,血糖控制不佳会促进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发生,而严格控制1型糖尿病(T1DM)或T2DM患者的血糖,可推迟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但对于终末期肾脏病的患者,由于低血糖风险升高,过于严格的控糖目标可导致死亡率升高。因此,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对CKD患者尤为重要。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诊疗指南明确了不同人群的降糖目标。指南建议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对于多数非妊娠成人是合理的;对于部分无明显低血糖或其他治疗副作用的患者,建议更严格的降糖目标(如HbA1c6.5%);对于有严重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有限、有晚期微血管或大血管病并发症、有较多的伴发病,以及尽管实施了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适当的血糖检测、应用了包括胰岛素在内的多种有效剂量的降糖药物,而血糖仍难达标者且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较宽松的降糖目标(如HbA1c8%)是合理的。 《中国成人T2DM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也建议,对T2DM合并CKD的患者,HbA1c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7%~9%,一方面避免血糖水平控制过低带来的低血糖风险,另一方面避免血糖水平过高所致的代谢异常及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