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老之将至

时间:2016-11-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生命的最后一课是什么?尽管我们都不愿意谈论或者思考它,但答案必定是衰老和死亡。这个强大的敌人永远在虎视眈眈,并且不管你如何对抗它,最终仍然要屈从于它。也许这个问题,对于年轻人来说,还太遥远,可以暂且回避一段时日,但我们的父辈、祖辈们已经在直面它,而或多或少地,我们也能够感知到其中的痛苦、无奈以及百般滋味。

最大的问题也许不是我们都没有做好准备,没有谁能够准备充分来迎接这一刻,而在于我们根本没想到要去准备什么,我们仍然处于不知所措的茫然困惑之中。葛文德在他知天命的年纪写下了这本《最好的告别》(BeingMortal),以他从医经历中碰到的经历来思索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些生命临终时刻的故事不仅仅来自于他诊治过的病人,还有他的周边的朋友、妻子的外婆以及他挚爱的父亲。尤其是父亲的故事,是他着墨最多、穿插讲述并作为了整本书的尾声,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他最痛苦、也是最幸运的人生阅历。

葛文德其实讲了两个部分的事情,第一个部分是衰老。衰老是随机损耗的结果,还是基因设定的,这仍然是可争论的问题,但不管如何,衰老都是无法避免的,即使你每天跑步八十岁还能参加马拉松,也只是在延缓它的到来而已,跑者们总会有离开赛道的那一天。今天的社会已然不同于往常,整个人口构成已经不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而是矩形,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让更多的人都能活得更久。医学的发展也在抗击着许多顽固的病症,使得我们能够推迟许多疾病的致命时刻。特别是许多慢性病,已经不那么可怕,至少我们仍然可以在医疗的帮助下生活数年甚至几十年,生命的衰亡不再是一条戛然而止仿佛悬崖的线条,变成了一条长且缓的下行曲线。

葛文德来自印度,最后落脚在美国,他回顾了他那生活在印度的祖父的晚年生活,并和美国人对待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对比。一种是田园牧歌式的老年生活,他的祖父一直坚持骑马夜巡他的田地,直到去世的那一年,他已经岁了,还去附近镇上的法院办事,然后因为从公共汽车上摔下来伤到头部,几天后就去世了。另外一种生活则是在疗养院或救济所等养老机构里度过晚年。很难用道德的观点去评判哪一种方式的优劣,养老模式的改变不是孝心能解决的,必定要受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影响。疗养院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在这里,生活有固定的模式,有专门的护理人员,日常的基本事项都有严格规定,这里最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吗
皮肤病治疗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smzo.com/zlff/1741.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