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方法与药物的变迁

时间:2016-11-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开放乙醚麻醉时代我从年医学院毕业,开始做外科医生时,上级医生就教我如何做开放乙醚麻醉,一手持覆盖纱布的金属口罩,同时托起患者下颌,另一手拿着乙醚瓶,将乙醚滴在口罩上。这是那个时代的主要麻醉方法。年我师从天津王源昶教授学习麻醉后,掌握了气管内插管和硬膜外麻醉,从此我便开始了气管内插管乙醚铁桶法麻醉。虽然仍是乙醚麻醉,但学会了气道管理,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麻醉技术。我认为这是引进西方麻醉学后,我国现代麻醉学的开始。将乙醚倾倒在铁桶内,用橡胶管与气管内插管相连接,借助吸气将乙醚吸入体内。此法的优点是乙醚吸入量和呼出量几乎相等,麻醉深浅容易调控,但空气污染很厉害。我应用这种铁桶法麻醉大约有5年,才逐步过渡到用麻醉机吸入乙醚。

麻醉机的出现我最早使用的麻醉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救济总署遗留在我国的军用Ohio麻醉机,可将乙醚密闭在呼吸道内,减少空气污染。约于年在吴珏和李杏芳两教授介绍下,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出了陶根记牌密闭循环麻醉机,后改称型麻醉机。这种麻醉机结构简单,但具备密闭循环系统的主要部件,使用起来和拆卸非常方便。我使用这种麻醉机将近20年,后来采用静脉复合全身吸入麻醉与肌松药时仍以它做手法控制呼吸。在氟烷与甲氧氟烷吸入麻醉时将麻药倒入乙醚挥发瓶内,虽无麻药浓度指示,但在获得相当经验后,麻醉深度便可控制自如。

如果认为气管内乙醚开放铁桶法为中国现代麻醉学的起步,则采用麻醉机使乙醚能密闭吸入,并为呼吸道管理创造了条件,且能在肌松药下浅麻醉时控制呼吸达到腹肌松弛的麻醉状态,从而将中国现代麻醉学的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

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时代为了摆脱乙醚麻醉的缺点,约在年前后,我国麻醉科医生开始应用硫喷妥钠诱导,继以1%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混合哌替啶或单次静脉注射哌替啶加强镇痛的全身麻醉方法。此法呼吸道确实干净,苏醒迅速,无疑这是麻醉方法的一大进步。但由于普鲁卡因并非全身麻醉药,故必须加用阿片类药物或以硫喷妥钠、丙嗪类药物加深麻醉,必要时还需辅助少量吸入麻醉药。由于其麻醉深度缺乏可靠的体征,有时出现术中觉醒。加用镇静、镇痛药物过多,术后苏醒反而延长。在上世纪70年代,含氟吸入麻醉药出现后,曾以密闭法吸入氟烷与此种静脉复合麻醉相结合,成为静脉与吸入复合麻醉。因当时没有注射泵,连续滴注时需不断用手表测滴数,操作较繁琐。此法在国内大约应用了20年,在含氟吸入麻醉药出现后逐渐被放弃。

硬膜外麻醉的高潮硬膜外麻醉当时以其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曾风行一时。除头部以外,几乎全身各部位手术均曾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过,包括颈部、胸壁、腹腔内、上下肢、会阴等部位的手术。但硬膜外麻醉难以阻断内脏的感觉,故其麻醉常不完善,不得不加用阿片类药物镇痛,随之会出现呼吸抑制。由于患者处于清醒状态,难以气管内插管,使其呼吸管理较气管内全身麻醉更为困难。还不断有全脊椎麻醉的报道。后来其应用范围逐渐减小至腹壁手术与腹腔内较小手术,较大手术则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内全身麻醉,可以达到良好的体壁镇痛和满意的内脏感觉抑制,也便于在气管内麻醉控制呼吸下应用肌松药。

含氟吸入麻醉药的兴起年中国石家庄制药厂开始试制氟烷(halo?thane)和甲氧氟烷(methoxyflurane),根据省卫生厅安排,由我科进行动物实验,年在我院临床试用。5年间临床应用多例,但有两例时间较长的手术因中毒性肝炎术后死亡。因此,年停用国产氟烷,经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检测发现氟烷中含有杂质F,虽其含量甚微,毒性不大,但长时间手术遇到钠石灰便会产生毒性较高的三氟氯乙烯,此物质对神经和肝肾均有损害。杂质F在上世纪60年代只有物理检查条件时难以发现,到了70年代有了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后才发现了此问题。此后,石家庄制药厂改变了氟烷的合成路线,不会再有杂质F产生,再也没有出现此问题。甲氧氟烷的临床应用一直很顺利。此后,国产氟烷与甲氧氟烷在国内的生产与应用,以及后来生产的安氟醚均步入正轨。

改革开放后,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进口美国Abbott药厂的氟烷。医院有氟烷挥发器,医院均采用国产型麻醉机,将氟烷倒在乙醚挥发瓶内,凭经验吸入氟烷,也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甲氧氟烷也是采用这种方法,两药或与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相配合,用以弥补后者的麻醉效果差,并减少氟烷或甲氧氟烷的吸入量。此后不久开始应用安氟醚(enflurane)、异氟醚(isoflurane)、七氟醚(sevoflurane)等含氟吸入麻醉药。与此同时,从欧洲、美国、日本进口了带有精确浓度指示和监测设备的麻醉机,使其吸入浓度得以可靠地控制。肌肉松弛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最早使用的是管箭毒碱(tubo?curarine)、劳都利辛(laudolixin)、弗莱克德尔(flaxidil)、氨酰胆碱(imbretil)与短效的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后来主要使用潘克罗侬(pancuronium)与爱可罗浓(alkeronium),最近则主要用阿曲库铵(atracunium)、维库溴铵(vecuronium,万可松、罗库溴铵(rocuronium)等。肌肉松弛药的应用弥补了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和含氟吸入麻醉药肌肉不松弛的缺点,扩大了这两种麻醉方法的适应证。异丙酚与短效镇痛药的复合异丙酚(propofol)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因其苏醒完全,几乎没有昏睡后遗症,而受到麻醉科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但其镇痛效果差,与短效镇痛药瑞芬太尼(remifentanil)连续泵注相配合是现在的主流麻醉方法。麻醉中用BIS监测麻醉深度,以避免术中觉醒。异丙酚加镇痛药也常用于内诊镜、人工流产等手术。

中国麻醉博物馆概况:

中国麻醉博物馆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驼人集团共同筹建。中国麻醉博物馆于年3月正式开馆。

中国麻醉博物馆展馆面积㎡,馆藏文物0余件,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馆藏数量最多的麻醉学博物馆。中国麻醉博物馆通过对“中国古代麻醉”、“中国近代麻醉学起步”、“新中国麻醉开端”、“麻醉学走向现代化”等各个阶段麻醉学科历史事件及资料的整理和展示,为大家呈现了麻醉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同时,博物馆开辟了“中国麻醉的先驱开创者和奠基人”纪念展区、各省麻醉学会展区和近现代模拟手术室对比展,立体、全面的展示中国麻醉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和变迁。

中国麻醉博物馆期待全国麻醉工作者及其它专科医疗工作人员前来参观指导。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权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smzo.com/zlff/1786.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