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踏青好时节。不过,现在正是蜱虫的活跃期。它们只有2毫米大小,但吸食人血后,会骤增10倍以上。很多野生蜱虫都携带多种病毒,曾多次致人死亡! 提醒:去草地避免长时间坐卧,被蜱虫叮咬,千万别强行拔除,及时就医。雨后,更别随便进草地,告诉你身边的人,警惕! 野生蜱虫可以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近年来,我国的河南、山东等地都曾爆发过“蜱虫病”。 蜱虫是携带病毒的“吸血虫” 用白布在草丛中捋了一遍后,发现上面沾了很多红色的蜱虫。很多野生蜱虫都携带了布尼亚病毒,这种病毒可以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4月到中旬正是它们活动旺盛期。 蜱虫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蜱虫在吸血时,会分泌神经毒,有时使宿主麻痹或死亡,并会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等疾病,造成死亡或形成后遗症。 蜱虫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倍。蜱虫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被叮咬的人发病前会有1至2周的潜伏期,之后可能会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因血小板数值下降,全身出血而亡。 因此医生提醒,到野外活动后,如果出现高热和斑疹等病情,要想想是否被蜱虫叮咬过。 提醒:踏青尽量别在草地久坐 春季到来,外出踏青游玩时要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处长时间坐卧。 疾控专家提醒:在进入森林、草地时应穿长袖衣裤、戴防护帽,扎紧裤脚和领口;离开时应对服装表面进行清理,防止将蜱虫带回家;回家后要立刻洗澡,冲掉有可能沾在身体上的蜱虫。 被蜱虫叮咬切勿自行取出 如被蜱虫叮咬,用燃烧的烟头烫、用手指弹等,虽然可以将蜱虫从身体中分离,但并不科学,都会刺激蜱分泌更多病毒,会增加森林脑炎的患病可能。硬拔就更不可取了,不仅会刺激蜱,还会使蜱虫的口器留在皮肤中。 如果发现身上有蜱虫叮咬最好这样做:切勿自行取出,医院取出。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在打麻醉在伤口上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捻子轻松夹出。 一旦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蜱虫容易将头留着皮肤内,继续感染,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会致病的野外小虫还有这些 恙虫 被叮咬严重者可致命 恙虫病,是由恙螨幼虫叮咬人体后传播一种病原体,其传播媒介是恙螨。“市民在野外的草地时,很容易接触到恙螨的叮咬,从而引起恙虫病。老鼠等身上带有恙螨,当恙螨幼虫咬了带病菌的老鼠,之后恙螨幼虫又咬了人,人也会因此得恙虫病。”陈茂余介绍。 江门市病媒生物防控科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鼠类是恙虫病最重要的储存宿主,我国目前已在啮齿目的18种动物中发现恙虫病东方体的自然感染,此外,兔、猪、猫和禽类也能感染。 被恙虫叮咬会有什么后果?陈茂余介绍,恙虫比较喜欢叮咬人比较隐秘的身体部位,如胳肢窝、肚脐、股沟等。该病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14天),但发病较急,临床最主要特征就是被恙螨吸附部位皮肤出现焦痂,有发热、头痛、多汗、结膜充血和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躯干会出现暗红色斑丘疹,并扩散到四肢,部分病例会有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该病病死率为1%-60%,老年病例病死率较高。”陈茂余说。 红火蚁 一旦被咬就长脓包 红火蚁是从国外传入的蚁类,属于外来物种。与一般的蚂蚁相比,红火蚁个体略大,适应性强,繁殖迅速,且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而据陈茂余介绍,近年江门有发生市民被红火蚁叮咬的情况,而目前正是红火蚁繁殖的活跃期。 如果市民不慎被红火蚁叮咬,皮肤会出现痒和灼热,随后会出现脓包,如果叮咬面积较大,皮肤上的脓包就会很多,有可能引起并发症。据介绍,被叮咬后,可用盐水或肥皂水清洗患处,再用外敷药涂抹,一旦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就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诊疗。 做好防护,让虫子无从下口 “对于这些虫子来说,蚊怕水是不凑效的。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虫子爬到身上来。”陈茂余建议,市民出游时,应尽量做好物理防护措施,如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把衣袖、裤脚扎好,最好把裤脚塞进袜子或长靴中等,以防虫子接触到皮肤。 出发前: ①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及长裤; ②穿上可遮盖整个足部的鞋子,避免穿拖鞋或凉鞋; ③把裤脚塞进袜子或长靴里以防止蜱虫接触到皮肤; ④在裸露皮肤及衣物上涂抹含有避蚊胺的驱蚊水(不建议2岁以下的幼儿使用); ⑤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妆品或护肤品。 游玩时: ①避免穿过树丛或草丛,不要触碰路边的植物; ②避免在树丛、草丛或潮湿阴暗的地方歇息; ③不要把衣物挂在树丛或草丛上; ④不要喂食野生或流浪动物。 回家后: ①查看身体和衣物,清理依附的蜱虫; ②用肥皂淋浴和清洗衣物; ③检查和清洁随行宠物的身体。 当前是蜱虫活跃季节,一旦被叮咬可引发种疾病,严重时可致命,因此外出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来源:网络 齐鲁热线综合编辑(版权归原作者) 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