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肝病内分泌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专业科室,设有肝病及肝病内分泌门诊和病房,现任科主任徐斌主任带领的团队,在长期肝病及肝病内分泌疾病的诊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以及肝硬化并发症和肝源性糖尿病、甲亢性肝损害的诊断和规范化的治疗方法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科室常规检测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检测,结合我院优势检测肝功能、血脂、乙肝病毒核酸定量、丙肝病毒检测等能及时对肝源性糖尿病、甲亢性肝损害等肝病内分泌疾病作出诊断,根据肝源性糖尿病的不同情况本科制定了诊断、治疗和护理常规,从对肝源性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入手,到饮食运动的指导、胰岛素使用和监测、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形成了不同于单纯肝病科或内分泌科的一种新的医疗、护理、科研系统化的工作模式。病人住院过程中在得到高水平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还能获得对疾病的防治知识,为出院后进一步康复和防治疾病复发打下了基础,同时亦有助于肝源性糖尿病的科研积累资料,不断提高诊治水平。科室设有专家门诊、特需门诊、特色普通门诊制度更加方便了各界患者的需求。肝病内分泌科室成立8年以来,完成了数百例肝源性糖尿病OGTT筛查,总结出肝源性糖尿病于普通糖尿病患者不同的特点。开展了肝源性糖尿病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初步建立我院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规范的胰岛素治疗方法。开展了对于肝病合并甲状腺疾病、干扰素诱发甲功异常的诊断与治疗和发生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妇女孕期出现甲功异常的监测诊断和治疗。肝病内分泌科室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医院的内分泌诊疗全部工作。年科室加入北京市糖尿病协会,每月第一个周四上午定期开展肝病合并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大讲堂,更好地推进肝源性糖尿病防治事业,推动北京的肝源性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出诊信息 (*出诊信息仅供参考,有可能随时有更新,以门诊公布为准) 时段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上午郭新会 徐斌 郭新会 ?惠威 徐斌 下午?惠威 郭新会 窦爱华魏琳琳?惠威 肝病内分泌科特色诊疗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及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肝炎病毒及其免疫复合物或毒物可同时损害肝脏和胰岛细胞,丙型肝炎患者即使无肝硬化存在时,其糖尿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丙型肝炎后肝硬化糖尿病发生率为23.6%,乙肝肝硬化糖尿病发生率为9.4%。糖尿病可增加HBV及HCV的感染率,糖尿病还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慢性乙肝、丙肝和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成为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关键,正确掌握乙肝和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治疗时机、疗程以及抗病毒治疗期间监测和治疗后的耐药监测格外重要。科室具有丰富的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及肝炎肝硬化抗病毒经验,扎实的抗病毒理论基础,使您在这里治疗更放心。肝源性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主要继发于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或肝硬化。大多数病人无典型糖尿病症状,漏诊率高,病情复杂,血糖控制困难。肝源性糖尿病治疗要兼顾肝损害和糖尿病两个方面,在治疗原发肝病的同时,使血糖得到控制。我科室结合我院优势肝病治疗方法,治疗肝源性糖尿病:既改善和保护肝功能,又降低高血糖,缓解症状,纠正脂代谢紊乱及其他代谢紊乱,防治肝病及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死亡率,通过教育使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自我保健的能力,确保治疗达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糖尿病美国报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接近20%,远远超过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现已成为欧美等国慢性肝病中的第一大病种。我国NAFLD的发病率约为5%~12%,随着我国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加,NAFLD的发病率有可能更高。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损害是NAFLD的临床线索表现,胰岛素抵抗可能是NAFLD致病的因素之一。科室能为NAFLD患者制定合理的能量摄入以及饮食结构调整、等量有氧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合理应用降血脂药物,防治糖尿病及其他诱发肝病恶化的因素,能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治疗后肝病指标和代谢指标的双重监测。甲亢性肝损害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累及肝脏可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黄疸和肝硬化,统称为甲亢性肝损害。45%~90%的甲亢患者常并发显著的肝损害。临床上应注意鉴别是甲亢并发病毒性肝炎,还是甲亢性肝损害,或是甲亢药物性肝损害,正确的诊断对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非常重要。科室拥有丰富的肝病和内分泌双重专业知识,能正确诊断甲亢性肝损害,治疗方面也是拥有独特的优势,在控制甲亢病情同时,辅以保肝治疗,避免应用对肝脏损害的治疗甲亢药物,做到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后良好。肝源性糖尿病特色诊疗方法肝病内分泌科作为肝病和内分泌优势见长的肝源性糖尿病诊治中心积极研发推行新技术新方法,具有先进的诊治条件和设备。糖尿病知识的教育:使病人及其家属懂得糖尿病的危害,防治糖尿病的目的,防治糖尿病各个方面的具体做法,掌握“医疗经济学”(即在预防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花必要的钱,有效地防治疾病,以防止或减少、减轻并发症、避免花更多的钱),懂得药法,懂得“循证医学”(即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使防治糖尿病走上科学的轨道。培养病人自我监测能力:将每天如何吃饭,如何用药,四段尿糖记录下来,将每1—2周完整地测一天4次或7次的血糖记录下来,将生活中特殊情况及其引起的血糖变化记录下来,这个监测记录反映的是患者病情最真实的情况,可以发现哪些事情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哪些事情可以使血糖降低,哪些事情对血糖无影响,从中可以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作为调整生活的依据,及时捕捉低血糖的瞬间,并为医生指导您正确的治疗提供了依据。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和科学运动:根据身高、体重、活动量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热量,以提供相应热量的食物以及每日进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按照一定的比例(碳水化合物释放的热量为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为12—20%,脂肪为20—30%)来安排的各种食物的量。运动可以消耗血糖、可以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是降血糖的一面,运动时升糖的激素要增多,又有升血糖的一面,运动具有双重性,科学的运动是用科学的运动方式达到降血糖、健身、舒适、愉快的目的。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检测仪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之间形成的非酶催化的稳定糖基化产物,糖化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血糖的浓度成正比。糖化血红蛋白已成为公认的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检测方法,且被当作评价糖尿病患者所采用的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尿微量白蛋白快速检测仪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诊断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重要方法,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密切,病程越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越高。糖尿病病人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期的标志,此时尿常规化验蛋白仍阴性,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慢性肝病的病人由于长期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重症肝脏疾病患者明显的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及代谢障碍,很多病人会出现肾脏相关病变,因此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更显得尤为重要。四肢多普勒血流图测定仪(ABI)通过同步测量四肢的血压,由脚踝的收缩压除以上臂收缩压中较高的值,得出结果,可以判断下肢动脉的狭窄、阻塞情况。联系-、-科室位置:医院B楼8层皮肤白癜风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